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经参数说丨经济总量突破114万亿!高质量发展这样看→ 正文
时间:2025-07-06 06:59:18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制图:潘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
制图:潘悦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经参济总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数说比重达18.5%;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最大的丨经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在党的量突二十大报告中,一个个成绩单彰显十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破万经济质量稳步提升。亿高样
如何看待过去十年取得的质量经济成就?哪些领域可圈可点?未来高质量发展路径是什么?
一文带你看懂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发展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经参济总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数说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丨经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量突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破万区域重大战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亿高样
从总量看——十年来,质量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相继跨越60万亿、70万亿、80万亿、90万亿、100万亿、110万亿元大关,从2012年的54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4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18.5%,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
从人均看——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6300美元上升到2021年的12551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从分量看——我国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现代化设施建设领跑世界。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十年来,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经济发展不仅保持量的合理增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也明显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创新发展动能增强——十年来,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协调发展成效显著——十年来,第一产业基础地位不断稳固,第二产业创新驱动深入推进,第三产业重点领域蓬勃发展,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三大需求结构不断优化,拉动经济增长的协同性明显增强。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1年的22%、21.1%。
绿色发展态势向好——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5%,比2015年提高6.3个百分点;天然气、水核风光电等清洁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为26.4%,比2012年提高11.1个百分点。
对外开放蹄疾步稳——我国货物进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10.4%提升到2021年的13.5%。与此同时,外商投资产业布局优化。2021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9065亿元,占当年利用外资总额的78.9%,比2012年提高30.7个百分点。
共享发展扎实推进——我国形成超4亿人口的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
“新时代十年,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取得突出成效的十年;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的十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经济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的十年;是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高质量发展特征更加明显的十年;是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对世界经济影响力和贡献率持续提升的十年。”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说。
展望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屋建瓴,高质量发展蓝图绘就。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纲目并举,高质量发展路线明晰。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认为,坚持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位,必须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同时,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前进方向,构建一个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坚持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中国经济巨轮将破浪前行,驶入新的壮阔海域。
黄金期货价格周二收跌0.8% 连续第三日下滑2025-07-06 06:46
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今年亮相2025-07-06 06:31
美国11月份职位空缺数高于预期 美联储继续面临升息压力2025-07-06 06:25
12月全国白酒价格指数环比微涨,春节酒企促销力度或加大2025-07-06 06:21
中泰国际:港股呈现缩量调整 料短线行情以重个股、轻指数为主2025-07-06 05:30
密云将实施西红柿特色产业行动2025-07-06 05:24
有升有降!年初多家中小银行调整存款利率,市场利率整体下行背景下部分银行为何“逆势”提升?2025-07-06 05:18
旅游业的2022: 在疫情反复中摸索新商机 挖掘本地消费并灵活化转型2025-07-06 05:02
上海通过住房租赁条例:二房东要开立租金监管专用账户2025-07-06 04:15
蒋海军:债券市场与理财公司高质量发展2025-07-06 04:14
融创房地产境内债务重组分两种方案:未展期债务将展期至2027年2025-07-06 06:17
能链智电创始人、CEO王阳荣获“202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2025-07-06 06:09
力帆科技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增近10倍 九个月盈利1.52亿追赶C端市场2025-07-06 05:45
互联网医疗的里子和面子2025-07-06 05:38
电煤供应紧缺价格高企,下游电厂承压几何2025-07-06 05:31
招不到人!美企用工需求远超劳动力供应 或支持美联储继续加息2025-07-06 05:11
2022广东新增上市公司全国第一,深圳一座城市超越山东、河南省2025-07-06 05:03
合肥入选2022年全国千兆城市 平均每万人拥有19.14个5G基站2025-07-06 04:49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回升至24万 为8月以来最高水平2025-07-06 04:38
爱奇艺VIP再度涨价,究竟为何?2025-07-06 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