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农业为何是中国给世界最大的礼物? 正文
时间:2025-07-06 03:26:3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时尚
来源:中国新闻社作者:韩茂莉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在多元多彩的世界之中,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独特的文明和历史,又在漫长历史中将自己的发明和贡献融入世界、影响世界,为人
来源:中国新闻社
作者:韩茂莉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在多元多彩的农业世界之中,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为何中国,有着独特的中国文明和历史,又在漫长历史中将自己的界最发明和贡献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礼物为人类世界作出巨大贡献。农业
世界是为何多元的,在多元世界中探寻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对世界的中国贡献,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研究中国,界最是礼物增强民族自信和国家认同的重要渠道。正如二里头遗址的农业发现解读了何以中国,发掘了让世界瞩目的为何中国遗产,也将中国的中国文明创造带向世界。
农业:中国给世界最大的界最礼物
回顾历史,中国在世界发展进程中,礼物一个最重要的贡献往往被社会忽略了,它就是农业。中国人有一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从距今一万多年前农作物驯化至今,这句俗话俨然变成了真理。直到今天,人们的生活始终没有离开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贡献。
世界三大农作物驯化地,中国就在其中。据考古学发掘和研究,距今一万多年前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钱塘江流域,那里的先民将野生水稻驯化为人工栽培水稻。从那时起,中国大地上驯化的水稻开始向全世界传播,进入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又走向世界。
据西方人统计,全世界约6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当然,中国大地上驯化的粮食作物不仅有水稻。在华北,我们看到与早期驯化的旱地作物谷子、黍子有关的遗址。位于河北省武安市的磁山文化遗址,距离今天至少有9000年。
中国北方驯化的旱地作物,不但支撑了中国历史前半部的发展,同样走向世界。一南一北最为著名的两大作物不仅被纳入世界文明体系,还加入了世界发展的进程。
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将农业革命作为人类历史三次浪潮中的第一次。以农业为主的这次浪潮,在人类历史上延续时间非常长,直到18世纪工业革命。其中,中国毫无疑问承担主角地位。
丝绸等物质文化也体现了中国为世界文明体系作出的贡献。中国通向世界的海陆两条丝绸之路的命名都源于西方人。陆上丝绸之路的命名来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海上丝绸之路的命名来自法国汉学家沙畹。他们以丝绸命名这两条道路,足可认定西方人对于中国从蚕的饲养到丝的制作等丝绸生产技艺进入世界的认同。
公元4世纪左右,日耳曼人、匈奴人等“蛮族”的入侵加剧了古罗马帝国的灭亡。最终,西罗马帝国于476年被日耳曼人所灭。读这段历史时我有一个疑问,当地中海文明已经发展到昌盛时期,为什么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德国人即日耳曼人,还被称为野蛮落后的“蛮族”?
地理学家将目光投向四大文明古国。
竺可桢曾说,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基本都起源于干旱的大河流域,包括古巴比伦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埃及的尼罗河、中国的黄河,乃至于印度的恒河。
为什么干旱的大河流域能够孕育文明?农业未出现之前,人类以渔猎采集为主。随着人口增加,干旱等地理环境制约着本地生产的动物、植物数量,满足不了人口增长的需求。
也许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类无意之中开始关注种子和所捕获猎物的成长。于是,农业开始在干旱的大河流域出现。伴随着工具的制造、水利的兴修,文明之光得以点燃。这种外部压力与文明孕育有直接关系,干旱的大河流域因而成为文明的摇篮。
至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何以变成了稻作文化的中心,也与环境有关,那是另一种环境压力。今天考古学界呈现的稻作遗址几乎都在靠山、靠丘陵的地方,当年的水乡泽国有大量的湖泊、河流、沼泽,真正的水边对那时的古人类而言,也许生存都是很困难的。
至于我们更熟悉的陶瓷。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到的“黑石号”沉船,其沉没地点距今天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并不远。沉船主人是阿拉伯人,但出水船货绝大多数都是地道的中国制造。
中国四大发明在世界文明进程之中具有何种价值?可以说,它们将中国带入到世界文化发展的系统之中。罗盘、指南针等技术,是关键性的航海硬件。15世纪晚期,地理大发现引导全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离开了中国的发明,所有船只不可能走向远洋。同时,中国印刷术也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尽管中国人不是地理发现者,但与中国有关的文明要素,却率先在地理大发现之前加入到世界大航海时代。
在多元多彩的世界之中,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独特的文明和历史,又在漫长历史中将自己的发明和贡献融入世界、影响世界,为人类世界作出巨大贡献。农业则是根本中的根本,是中国为世界作出的最杰出的贡献,是中国给世界最大的礼物。
东西方交流:在宏观也在细节
在国外任何一家博物馆,找到与中国有关的藏品并不稀罕。与中国有关的一切没有仅仅停留在中国,而会以各种渠道走向世界。
有一年,我在南美洲最南端,阿根廷火地岛乌斯怀亚的一个小餐厅看到了稻米。当时心里一动。这个稻米有可能来自亚洲别的国家,但一万多年前它驯化的初始地就在中国。我相信,如今走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只要端起一碗米饭,其初始驯化地都在中国。
还有一次,我到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的首府乌兰乌德参观博物馆,有一些文物与内蒙古中部桃红巴拉遗址发现的一批草原青铜器非常相似。这批草原青铜器是由中国传入乌兰乌德,还是由乌兰乌德传入中国的?
我也曾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皇家用品中看到中国瓷器;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高尔基故居里,展示了一件清朝女士上衣。这些足以说明,有关文物交流的细节,很多地方可见。
东西方之间的世界存在着不了解。如何让中国的文化走出去,把域外的文化请进来,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博物馆,无疑是东西文化交流很重要的命题。
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怎样包装,怎样选择?
牛河梁遗址出土的女神像上,巨大的眼球颇引人注目,想必是眼睛上方的泥土和雕塑物脱落所致,而非原貌本来如此。类似于这样的文物展示、文化传播,至少需要避免国外民众产生误读。
我在希腊参观时买过当地的文物画册,这些画册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如实呈现古建筑的断壁残垣,并根据文物修复和考古复原,添加数层塑料薄膜,一层一层告诉观众什么时代它的原貌如何。最后覆盖的这一层,便是这些石质建筑神庙当初的全貌。
媒体是传播文化的工具。应以何种形式、何种态度将我们的文化介绍给国外,使其理解并认同?通过何种手段,能让我们中国的年轻人、我们的孩子乃至于所有中国人,都以中国文化而骄傲?这些值得我们思考。
东西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播,技术手段和构思十分重要。正如奥斯卡金像获奖影片会用很温馨的语调和情怀,去讲一个寻常的故事。在对外传播中国历史文化时,选择文物、包装文物、讲述中国故事也应有技巧。
作者简介:
韩茂莉,女,1955年4月出生于北京市,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历史农业地理、环境变迁与乡村社会地理。出版学术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获国家级精品课。2019年《中国历史地理》获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1年《中国历史地理》被教育部列入第一批国家一流课程。
原标题:《韩茂莉:农业为何是中国给世界最大的礼物?| 东西问》
突然狂拉!A50指数涨2%,沪指重返3100点!刘强东:再捐1亿!京东副总监以上降薪2025-07-06 03:15
55次挪用公款837万余元 警惕“蚂蚁搬家式”贪腐2025-07-06 03:01
银保监会回应“停贷”事件!防范“烂尾楼”,一省连夜发文!十余家银行紧急发声2025-07-06 02:50
美国买家买不起,中国卖家嫌弃,除了亚马逊自己,没人关心Prime Day了2025-07-06 02:41
新势力8月成绩单:华为助攻问界破万,“蔚小理”爆冷掉出前三2025-07-06 01:48
曾借壳上市未果,科技含量存疑,易点天下到底含金量几何?2025-07-06 01:45
西方炒作巴西“选举动荡”:可能上演美国“国会山骚乱”场面2025-07-06 01:36
国家统计局:实现5.5%目标有挑战,有望继续回升保持在合理区间2025-07-06 01:34
中国生物:mRNA猴痘疫苗数据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2025-07-06 01:09
统计局:1-6月进口煤炭11500万吨,同比下降17.5%2025-07-06 00:58
王一鸣:实践中探索科技创新路2025-07-06 02:49
人民日报:亮丽北疆 奔腾向前2025-07-06 02:40
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统一考试成绩及合格线公布2025-07-06 02:15
分析师称中国黄牛都看好iPhone14:全新叹号屏外形将大卖2025-07-06 02:11
银保监会:亚洲各国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2025-07-06 02:09
美国司法部或于数周内对谷歌提起反垄断诉讼,拒绝后者让步提案2025-07-06 02:05
下半年经济复苏态势如何?国家统计局回应2025-07-06 01:44
惠科股份IPO:面板降价、大客户急砍单业绩下滑风险剧增 高现金高负债合理性存疑2025-07-06 01:43
戴森携手中国家电研究院 主导开发基于POLAR方法的团体标准2025-07-06 01:14
【期市盘前要闻精选】银保监会: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参与房地产风险处置2025-07-06 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