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离职前忘记清理电脑文件:不一定“社死”,却可能让不法分子得逞 正文
时间:2025-07-06 03:05:5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时尚
在“金九银十”招聘季,“离职前一定要清理的文件”再一次登顶热搜排行榜。在北京工作的产品经理王明明,已经换过了三份工作,入职新公司近一年,她仍然隐隐有点后悔,自己此前的两次离职都没有清理电脑。王明明说,
在“金九银十”招聘季,社死“离职前一定要清理的离职理电文件”再一次登顶热搜排行榜。
在北京工作的前忘产品经理王明明,已经换过了三份工作,记清件入职新公司近一年,脑文她仍然隐隐有点后悔,定却得逞自己此前的法分两次离职都没有清理电脑。王明明说,社死当时这个话题还没被关注,离职理电她完全没留意这回事。前忘
随着一批批员工辞职、记清件跳槽,脑文公司配发的定却得逞工作电脑经历着交接和回收,暗藏在工作电脑里的法分个人信息何去何从,成了这届打工人最关注的社死话题。个人信息如何删除?存储在电脑里的信息是否会泄露个资?职场隐私保卫战正在悄然打响。
时常关注热点新闻的王明明保持着对隐私保护的敏感。今年年初,互联网公司花350元就能买到“员工监控系统”的新闻引发讨论。“从那时候开始,我就会在‘摸鱼’的时候关掉公司WIFI,用自己的手机浏览网页。”她不会把游戏或者电影存在公司的电脑中,严防被老板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
即使有所准备,生活与工作也很难在一台电脑上完全分开。在王明明的工作电脑中,微信是最常用的软件之一。吐槽工作、用同事午睡丑照做成的表情包,甚至家人之间的亲密谈话,无一例外都因为“手机同步新消息到电脑”,而进入了工作电脑的存储空间。当员工离职时,甚至自己都记不清存储在不同文件夹中的资料到底有多详细。
通常来说,在员工拿到离职证明,与企业正式结束工作关系之前,清点并归还办公用品是必要的流程之一。大多数公司会要求员工将电脑交还技术部,由专业人士重装系统,再派发给后续入职的员工使用。
但职场中也存在另一种可能。“我朋友的电脑里面装了很多工作素材,他就把电脑移交给了同部门的同事。”对于装满工作资料的电脑,使用者无法通过简单粗暴的“格式化”来删除使用痕迹,手动清除隐私就显得必不可少。
和王明明有着相似经历的打工人不在少数。有网友发帖分享表示,存储在打工人电脑里的还有言情小说、漫画甚至日本成人电影。这些后续被同事发掘出的遗存,被戏称为“社死现场”。
在律师看来,“社死”并不可怕,围观“社死”的人士却需要小心。在发现别人的隐私资料时大可不必激动,也不可轻举妄动,否则官司很可能找上门来。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上海)高级合伙人庞春云律师常年从事劳动人事方面的法律服务。庞春云律师建议,在同事移交的工作电脑中,即使员工无意中发现了他人的私人资料,也不要因为一时兴起而传播,避免触犯到相关法律。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庞律师指出,“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具体来说,即便员工在办公电脑中存储了与工作无关的漫画、电影,但在加密的电脑中,这些信息仍属于私密信息。泄露、公开他人私密信息,侵犯了他人隐私权,违反了法律规定。
在热搜词条中,大量的技术贴指导着打工人如何在离职前将自己的隐私打包丢进垃圾桶。如同王明明一样,忘记清理电脑库存的员工觉得心慌。拥有相似经历的人不在少数,这与企业之间裁员和跳槽的潮流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据界面此前报道,今年第一季度有近六成的职场人计划跳槽,虽然完成跳槽的员工不足两成,但期待加入互联网企业的人数仍然占比最高。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互联网行业人员流动情况调研报告》显示,49.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的企业有裁员举措,受访者本人在2021年经历裁员的占比达到25.1%。互联网公司“裁员潮”波及了大量教育、房地产和电商等方向的从业者。
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技术部员工向界面表示,其实离职员工不必过于担心,一般情况下,公司的技术流程间接保护了员工隐私不会泄露。以受访者所在公司为例,在有关离职的规定中,人力资源部、部门主管都无法取得员工设置的电脑密码,只有技术人员可以在员工提交离职申请后取得电脑的开启权限。
该员工表示,互联网公司人员流动速度快,除了主动离职的员工,也有因为公司结构优化而被动离开的员工。“每周都会有新同事办理入职和离职,绝大多数人都会配备一台工作电脑。”
在员工流动的浪潮下,技术部员工需要及时清理旧电脑中遗留的使用痕迹,并将空闲电脑及时派发给新员工。与此同时,在职员工的电脑出现使用故障,也会交由技术部员工处理。
在kpi的压力下,该技术部员工认为,并没有人会想去挖掘一名素不相识的前同事电脑中的数据。一台台电脑如同走上了重生的流水线,无人关心的“前世记忆”,很快就被技术部灌下的孟婆汤清理殆尽。
王明明说,此前两次离职,她的电脑都是直接交还给技术部,所以不太担心隐私泄露问题。“但如果再离职,我还是会按照教程,把能删的都删光。”
按照网上的教程,王明明检索了存储在工作电脑中的资料,里面的内容让她觉得“万万没想到”。“涉及的太多了,写着身份证号和家庭住址的员工信息表,发给主管的工作总结,还有微信同步过来的各种生活照。”大量的信息拼凑在一起,还原出电脑所有者的生活面貌。
今年7月, 央视今日说法栏目带火了话题“离职后个人信息被卖该怎么办”。在新闻中,某公司人力资源部把离职员工的信息打包售卖给猎头公司,非法获取利益。
在公司的电脑中留下个人信息,刷到这条微博时王明明觉得不安。庞律师建议,员工在离职时应注意及时删除储存在公司电脑中的个人信息;不过,即便员工在离职时没有将信息删除完毕,法律也还提供了最后一层保障。
庞春云律师表示,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主要规定在《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法典和法律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个人信息分为一般信息和隐私信息,民法典更侧重对隐私信息的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个人信息分为一般信息和敏感信息,对于敏感信息的保护高于一般信息。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无论是一般信息还是敏感信息,处理个人信息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取得个人的同意。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为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目的,可以直接按照依法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和集体合同处理员工的个人信息。然而,在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便在未征得员工同意的前提下,无权处理。
也就是说,当离职员工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受到侵犯时,可考虑根据个人信息的具体情况,依据《民法典》或者《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通过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要求公司删除相关信息、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等等。
在一场离职前的个人隐私保卫战中,员工尽力清理自己的信息资料,技术部毫不留情地抹除前任员工的使用痕迹,法律为盗用他人信息的狂徒设下了恢恢之网。也许留存在工作电脑中的信息为“社死”埋下了些许隐患,但却没有对违法行为提供任何方便。
(应受访者要求,王明明为化名。)
美军撤离阿富汗一周年 喀布尔多处燃放烟花庆祝2025-07-06 03:03
高盛和美国银行:美联储还将三次加息25个基点2025-07-06 02:57
修改付费会员权益 爱奇艺“纠错”?2025-07-06 02:36
上市无路可退,谁来拯救威马汽车?2025-07-06 02:28
多所高校开设纪检监察学院背后2025-07-06 02:27
收益率突破目标上限,日本央行将进行紧急债券购买2025-07-06 02:12
日均流入美股资金创新高,“戏弄”美联储的散户面临风险洗礼2025-07-06 02:03
ChatGPT概念股观察|从元宇宙到ChatGPT,游戏股成色如何?2025-07-06 01:21
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携手开创两地对口合作工作新局面!李强今天会见福建省三明市委书记黄如欣一行2025-07-06 01:10
2月22日上市公司晚间公告速递2025-07-06 00:58
北交所:为中小企业铺就普惠金融之路 坚持高质量发展之路2025-07-06 02:48
股票私募一边集体减仓,一边火爆发行,市场究竟是“冷”还是“热”?2025-07-06 02:33
改革化险正当时 专项债注资中小银行不断推进2025-07-06 02:22
1个月3倍后,ChatGPT大牛股的股东陆续减持了……2025-07-06 01:46
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规划方案发布:5大建设重点,19家险企参与共建2025-07-06 01:42
营销负责人加盟仅7个月离职,小米汽车大规模招聘营销公关人才2025-07-06 01:34
大摩:下调ASMPT评级至“减持” 目标价降至56港元2025-07-06 01:24
王玉渊:海南独有的政策,是酒业创新与投资的沃土2025-07-06 01:12
“隐私交易的天堂”被制裁,谁造成了“Web3革命”的脆弱?2025-07-06 01:09
市场回暖 券商营业部发起春季攻势2025-07-06 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