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三星电子为碳中和拼了!投资超50亿美元 目标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正文
时间:2025-07-06 03:10:3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财联社9月15日讯编辑 周子意)全球芯片制造商周四15日)表示,到2030年,该公司将投资超过7万亿韩元约合50.2亿美元),旨在到2050年实现该公司的净零碳排放目标。三星电子ESG战略负责人Kim
财联社9月15日讯(编辑 周子意)全球芯片制造商周四(15日)表示,星电到2030年,为碳该公司将投资超过7万亿韩元(约合50.2亿美元),中和资超旨在到2050年实现该公司的拼投排放净零碳排放目标。
三星电子ESG战略负责人Kim Soo-jin表示,亿美元目该公司将把这笔钱用于研发温室气体过滤和捕获技术,标年旨在净化芯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实现温室气体,并寻求这些生产设备能更早(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净零同时该公司还计划促进锂、星电塑料等资源的为碳回收利用。
Kim Soo-jin称,中和资超碳中和是拼投排放需要成本的,三星电子正努力打造一个绿色商业模式。亿美元目
三星表示,标年它加入了一个名为“RE100”的实现国际组织,致力于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并跟上同行的脚步。长期以来,三星一直受到投资者和活动人士的批评,称其在气候行动上的步伐缓慢。
根据韩国工业部的数据,该国的能源结构中,60%以上依赖于煤炭和天然气,而可再生能源发电仅占总发电量的6.3%。
三星在其声明中表示,到2027年,公司在海外的电子产品工厂将转向100%可再生能源;到2050年完全依靠清洁能源运营其半导体业务。
韩国也计划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不过这对一个“煤炭成瘾”的国家来说是一个挑战。
三星去年的能源消耗
三星股东APG资产管理公司亚太地区投资主管Yoo-Kyung Park表示担心,“三星电子的碳排放量一直在增加,但却迟迟没有明确承诺如何有效地减少碳排放。”
由于三星电子一直以来都在建设新的半导体生产线,该公司的能耗和排放量近年来有所增加。2021年,三星电子消耗了32322千兆瓦时(GWh)的能源,相比同年韩国在风能、太阳能和水力上的发电总量为31323千兆瓦时。
2021年该公司排放的1740万吨温室气体,其中,芯片和组件业务部门的排放量占了1560万吨(约90%)。
此外,三星的芯片和组件业务部门在去年使用了1.44亿吨水,占该公司1.64亿吨总用水量的88%。
未来具体目标
三星的目标是,在扩大芯片生产的同时,将耗水量保持在2021年的水平。与此同时,三星还计划增加设备中使用的锂和钴等资源的回收利用。
该公司目前在约50个国家收集电子垃圾,并计划到2030年,在约180个国家收集电子垃圾。
三星电子还寻求,到2030年将其设备中可重复使用塑料的比例提高到50%,到2050年提高到100%,并提高节能芯片和设备的产量。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王稳:应加强RCEP区域内金融监管机制的顶层设计2025-07-06 02:59
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2025-07-06 02:50
光大期货【PTA&MEG】:成本重挫与供需去库之间不断博弈2025-07-06 02:45
场外期权交易商首现“减员” 2家券商被调出2025-07-06 02:17
美、布两油日内大跌!欧盟考虑对俄油实行65-70美元价格上限 远高于俄油成本2025-07-06 02:15
当下防守比进攻更实惠 泰达宏利FOF基金经理张晓龙:谨防基金经理风格受限2025-07-06 01:46
快讯:港股恒指低开0.68% 阿里巴巴低开3%领跌蓝筹2025-07-06 01:27
光大期货【尿素】:市场难寻有利支撑 情绪依旧偏弱2025-07-06 01:16
5G与工业双向赋能: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正崛起2025-07-06 01:14
光大期货【钢材】:螺纹库存降至低位 关注钢厂复产力度2025-07-06 00:33
工信部:推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促进数字化转型2025-07-06 02:58
上海这十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7.8万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升2025-07-06 02:54
鸿蒙产业链不断延伸,商业化大门逐渐打开2025-07-06 02:35
外媒:印度施压后,斯里兰卡要求中国科考船推迟到港停靠补给计划2025-07-06 02:02
陆正耀卷土重来做咖啡2025-07-06 01:50
我确信现在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尾声2025-07-06 01:45
新“脑图”精确定位动物大脑意识2025-07-06 01:39
被抽中检查后撤单 新大禹IPO折戟2025-07-06 01:18
我国网络诚信发展年度报告首次发布 网络诚信建设整体状况持续向好2025-07-06 00:59
广州港集团今年以来累计投资38.24亿元2025-07-06 00:32